江苏苏州树山:文化铸魂引领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助推富民强村

来源: 时间:2021-10-11 点击数:

近日,首届中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正式举办。会上发布了《中国乡村文化发展研究报告》,推介了100个中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影响力典型案例和文化品牌,其中就有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申报的《文化铸魂引领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助推富民强村》,经过现场展示、专家评审、现场发布,树山村获评了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影响力典型案例,自此,树山村的荣誉榜上又新增了一项部级荣誉。

300余户农家散落在青山怀抱中,既有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水乡聚落特征,也有三山环绕、村坞叠翠的山村聚落特色,这就是被誉为“姑苏城外的世外桃源”的树山村。

文化自信,讲好树山故事

树山村吴文化底蕴深厚,尤以大石文化最负盛名。峰拥叠翠的大石山名人古迹、历史遗迹众多,现存云泉寺、“大石十八景”、陆绩廉石等著名景点,历史上更是有两座极为罕见的村级书院。树山至今仍然有“抬猛将”“中秋编兔灯”“云泉寺腊八节”等传统民俗活动,以及苏帮木桶和九连环等非遗项目。

2020年,树山村复建了村级书院——介石书院,再现明代文人雅士吟诗诵读的生活场景,展现“门外千根竹,家藏万卷书”的耕读文化。还开设了江苏省首家村级新华书店——云雾书房,将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到村民家门口。2021年,江南网络作家创作基地正式落户树山村,助力打响“江南文化”品牌。

文创赋能,活化乡土遗产

数尊500多年历史的“树山守”石像化身为三大系列近百种“树山守”文创产品,打造乡土文化IP,并且通过IP运营形成了“我在树山守候你”的特色品牌和复合的IP形象。作为全国首个设立在乡村的双创中心,树山乡村双创中心通过“乡创+文创”的模式,组织双创活动、培养双创人才、孵化双创企业,激发乡村活力。中心通过平台化运作召开乡村创客大会、组织文创大赛;依托内设机构“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和“乡村文旅双创(乡创+文创)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高校乡建人才培养、基层干部培养和创客技能培养,培训了千余名创客学员,为人才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文艺介入,激发乡村活力

树山村实施“艺树家”驻地计划,联合中国唱片、腾讯音乐、十三月文化三大顶级音乐机构,以音乐文旅为突破口,邀请海外优质音乐家以驻留创作方式,与国内外民乐大师合作改编、演绎中国的民族音乐,打造全国第一乡村音乐文旅高地和国乐复兴长三角创作基地。联合喜马拉雅,紧扣“让世界听到树山”主题,结合树山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空间,通过喜马拉雅的全面赋能,打造“声音声景声境”的三声内容,构建树山品牌新传播、主播网红新消费、智慧文旅新产业、公共文化新服务和新概念出版五大板块。

自“设计下乡”和“驻村服务”开展以来,通过多年的一线实践,总结出全过程“陪伴式”乡村规划经验和独特的“博引工作法”。树山也成为苏州“驻村设计师”制度的原型和策源地,树山经验持续向全国输出。

文旅融合,助推富民强村

树山村自2000年起“由米改梨”引种翠冠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成功打造了“树山三宝”特色品牌。重点围绕“高质量发展”做文章,着力构建“树山三宝”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并且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利用“树山三宝”品牌推介平台,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树山三宝”品牌宣传和推介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

树山村还贯彻“全域旅游”理念,全时间、全空间、全过程、全社会、全行业打造“姑苏城外”旅游名村,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休、学、养全产业链,进行景区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并且建设数字乡村,实现大数据共享、联合运营、监控预警和调度管理。

涵盖了餐饮、住宿、游乐、农业、文创等领域的80余家单位的树山乡村创客联盟——“树盟”,通过权利义务的约束,形成“树山命运共同体”,加强资源互补,打通产业链条,实现全域联动、抱团发展。依托“树盟”平台,一方面做好本土绿领人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另一方面增强外来创业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提升归属感和家园感。充分发挥“树盟”柔性组织作用,与创客支部和行业协会共同提供人才振兴保障。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