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结硕果

来源: 时间:2021-11-15 点击数:

行走在八卦洲新闸村的小道上,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里绿浪翻滚,“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成系”的高标准农田展现在眼前……这里是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新闸村实施的高标准建设农田项目区,农田连片平整、田间道路干净平坦、防风林带浓密笔直,这里既是一片沃野良田,也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田园景观。

 

“八卦洲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总面积4627亩,其中耕地面积4104亩,涉及中桥、新闸、上坝、外沙4个行政村,项目主要内容是建设灌溉站、喷灌管道、农桥、渠道、涵洞和田间机耕道路等设施。目前工程进度已接近尾声。”栖霞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王志亮介绍,“项目竣工后,农民种植农作物水利灌溉和耕作条件将大为改善,灌溉旱涝保收、机耕道修到田边,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农民下田操作将更加方便。”

 

据了解,栖霞区立足近郊特点,聚焦“精美特优”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其中,现代农业主导型街道八卦洲以蔬菜、花卉种植为主,粮食生产为辅,洲内生产的2万多亩芦蒿闻名遐迩,远销长江中下游各大城市;龙潭街道以种植水稻为主,培育的芳草渡大米品牌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近二十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和河道疏浚,当地生产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但基础条件仍有待完善,突出表现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设施配套较为落后,主要有灌排建筑物缺失或损坏,制约了农业生产的便捷程度;部分排水沟存在淤积现象,影响了水流的畅通;田间道路较为狭窄,不适应大中型农机具进出;道路多为砂石路或土路,导致雨天农产品运输不便;部分涵洞老化、陈旧,个别排水沟口缺少防护等问题。广大农民群众渴求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为解决当地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栖霞区农业农村局与涉农街道密切配合、细致谋划,多方争取上级农业专项资金,大力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建设项目7个,建设规模达3.0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44万亩。据了解,新建的高标准农田水稻亩均产量640公斤以上,小麦亩均产量430公斤以上,亩均粮食增产60公斤以上,芦蒿亩产量达到1800公斤以上,增加有效耕地300余亩,粮食和蔬菜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农民增收也实现新突破。通过该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带动了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农户规模经营收入有效增加。据不完全统计,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新增的有效耕地、农田林网帮助各项目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200万元以上。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