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通州:“才”聚乡村,“智”绘振兴

来源: 时间:2021-11-29 点击数:

近日,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新选调的36名优秀青年人才集中分配,21名优秀青年人才奔赴乡村振兴一线,为乡村振兴结“硕果”注入新动能。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通州始终把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自2018年起,通州区每年面向全国一流高校(专业)优秀硕博毕业生选调优秀青年人才,拓宽乡村振兴人才源头储备,4年来,共引进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人才115名,其中,65名同志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实践历练、攻坚克难,贡献青春力量。

才尽其用,为乡村振兴“赋能”

通州区把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每年定向选调乡村振兴发展急需的生态环保、园林园艺、工程管理、规划建设等专业人才。将基层一线作为优秀青年人才锻炼成长的主战场,注重岗位匹配,把合适的人才放到最适合的岗位,32人任职蹲点村(社区)书记(主任)助理,5人挂职村(社区)第一书记,在乡村一线释放专业能量。

 

2020年12月,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在通州区拉开帷幕,区住建局将东社镇东平村作为试点村先行先试,本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理念,安排园艺专业的“优青”周一鹏,作为驻村工作组联络员,负责统筹区、镇、村三级联动,处理现场事务。

为防止不利因素影响施工进度,他每天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各项目点位进行实地查看,确保每个项目安全有序推进。正值寒冬,绿化工程需要格外关注,周一鹏认真叮嘱施工方在栽植苗木时,先用薄膜缠绕枝干用于保温,再用生石灰按照一定比例兑水给树干“涂白”,防止来年开春后病虫的侵害,通过采取一系列“保温、防虫”措施,以保证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期景观效果。

 

“虽然基层的工作繁杂,但是这些工作不断磨炼着我的意志,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愈发深刻的理解,更加深了我对基层的情感。”通过5个月驻村奋战,他感触颇多,东平村的环境也得到显著提升:村内道路四通八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集居区里一栋栋“小别墅”整齐划一,135亩现代化联栋钢架大棚鳞次栉比,5公里彩色健身步道环绕四周。

2021年5月,东平村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被正式命名为“江苏省第六批次特色田园乡村”,真正实现了“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建设目标。如今周一鹏在石港镇挂职锻炼,继续从事“三农”工作。

脚力向下,为乡村振兴“问计”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其中一条就是提高调查研究能力。通州区狠抓优秀青年人才调查研究之功,以“微调研”为抓手,让优秀青年人才接地气、通下情,从“案头”走进“村头”,直面工作难题、民生问题和群众诉求,获取第一手情况、最真实信息,学会讲“土话”、沾“土味”、懂“土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8年,十年一次的全国第二次污染普查在我区正式启动,同年6月毕业于河海大学的“优青”赖小波,成为兴东街道环保战线上的一名攻坚新兵。

工作初期,庞大的企业普查基数、复杂的生态概念、繁琐的环保数据分析都让他倍感压力。为了摸清街道环境污染现状,他积极向老同事请教了解情况,先后走访企业240余次,掌握第一手资料。在一线调研了解的基础上,他根据污染普查的新特点、新要求,结合自身环保生态知识积累,依据行业类别和环保网格设置,形成调研报告,提出“细化网格设置、明确专门联系人、建立污普行业分类调查清单”等具体工作举措,并结合污染普查工作进展,专题开展业务培训21场次,有力推进街道环境污染普查工作。

 

“辛苦岁月终不负”,他所在街道不仅率先高质量完成污染普查任务,还在区、镇两级的年度点评会上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并被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勤思善悟,为乡村振兴“献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工作方法的积累,需要通过经常盘点工作过往,汇集工作感悟,积淀阅历精华。通州在优秀青年人才中全面推行“民情日记”,以“记”为手段,“思”为目的,使“优青”在工作中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更锻炼“优青”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工作能力。

  2020年是江苏省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关之年,“优青”张猛作为镇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的联络员,善于学习总结的他没有被重复性的工作磨掉热情,通过分析日常工作记录的数据,他发现检查出的问题都具有共性。针对这个情况,他从人员管理、基坑开挖、材料运输、机械操作、脚手架搭设、用电规范、扬尘管控、安全台账等方面总结出《川姜镇建筑施工领域安全文明施工100条注意事项》,强化日常跟踪管理,加强工程监管力度。

2020年6月的一天晚上,张猛刚准备下班,突然收到南通市气象局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讯息。虽是预警,但他不敢大意。“天气多变,大家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按安全施工注意事项提前防范。”张猛拿着手机一遍又一遍通知着各工地项目部。当天夜里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幸好通知及时,各工地防护加固措施到位,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建议安置房的外立面配色和围墙造型可以进行优化设计,改变一下人们对安置房固有的认识。”“我建议这个地块上的河道还是应该保留,确保上游排水通畅。”工作三年多,善于总结思考工作的他,多次为镇村建设积极建言献策,贡献优秀青年人才的智慧力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有志青年。优秀青年人才在党的号召下,勇立时代潮头、担起时代重任,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乡村建设发展的事业中。目前,通州已有8名基层优秀青年人才进入中层管理岗位,充分发挥“优青”在基层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通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让‘优青’下沉到基层,不断完善‘优青+乡村振兴’培养模式,让优秀青年人才在基层磨砺成长,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理想之花。”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