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溧水和凤:以“网格+”开创“乡村善治”之路
农村(社区)是社会治理体系中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推动农村(社区)治理有序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以加快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抓手,围绕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充分发挥各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党建+网格化”治理新模式,以“网格+”努力开创“乡村善治”之路,着力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网格+微信群 一张网管好群众万千事
漫步在和凤镇吴村桥村,宽阔通畅的水泥道路,阡陌纵横的林路沟渠,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整齐漂亮的农家小院,三五成群的老人在阳光下聊天……处处荡漾着新农村的和谐之风。
吴村桥村地处溧水区最南端、和凤镇东北角的丘陵地带,村域面积12.8平方公里,辖区15个自然村,共计1512户、4936人。为有效做好社会治理工作,辖区共划分为四个网格,以村书记为网格长,四名村工作人员兼职网格员,同时按片区建了6个社区民意群,每个群里将近150人。“村民的需求在哪里,微信群里说一声,我们为民解忧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据吴村桥村有关负责人介绍。
千个点连成一条线,千条线织就一张网。该村将创新基层治理服务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采取“网格化+微信群”服务模式,既方便了网格员的工作,又增加了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村民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客观精准、快捷有效地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网格+需求 打通为民服务新路径
这是和凤镇乡村治理新模式——“党建+网格化”治理的一个小缩影。网格是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基本依托和基础单元。
目前,和凤镇共有74个网格,其中综合网格63个,专属网格11个,每个网格配齐网格员。除了开展日常的网格巡查,网格服务,完成社会治理大联动平台工单处理工作外,镇里还组织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聊、居民议事等方式,全方位掌握网格内的社情民意,最终形成“服务清单”,网格员做好“接单服务”。矛盾纠纷找谁、村里路灯不亮哪里报修、社保怎么办……以前这些问题居民要到社区才能反映,现在网格里都能得到及时解决,真正实现服务在“网”上提速,治理在“格”中提效,居民幸福感满满。
网格+政法 释放为民服务新力量
为坚持和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加快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和凤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集中开展以“鼓励基层创新,我为群众办事”为主题的政法网格员见面会。来自区法院、区检察院、和凤派出所、和凤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多名政法网格员下沉网格,与村(社区)网格员、群众代表和矛盾纠纷当事人开展面对面交流活动。
此外,该镇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家,发挥村(社区)矛盾调解中心服务作用,积极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同时,在12个村(社区)选拔“法律明白人”63名,依托每个村(社区)“援法议事”平台,构建“微网格+精准普法”监督体系,常态化开展律师进村、进企、进校普法工作,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和凤镇充分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机制优势,集聚党建资源,精细基层管理,做优群众服务,把网格打造成群众工作最前端的“哨岗”、治理工作最坚实的阵地,实现“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村(社区)”的治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