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宿豫:智能播种助力育秧“加速跑”

来源: 时间:2023-06-08 点击数:

盛夏将至,小麦即将成熟收获。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农技服务小分队纷纷走进田间地头,科学指导种植户进行机械化育秧、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智能播种”助力育秧“加速跑”。

在宿迁籼米科技综合示范基地,300多亩的麦田里插满了不同品种小麦的标识牌。据宿豫区农艺师朱小垒介绍,这块麦田是宿豫区农业种植科技实验基地,田间共种植小麦品种30多个,通过对小麦全周期跟踪监测、预防和管理,择优选择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向广大农民推荐使用。

“市场上的水稻和小麦种类比较繁多,我们通过品种安全性试验示范在田间实际种植,选出适合宿豫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和比较好的防治药剂进行示范推广。我们农技人员在水稻和小麦的生育期每周都会到基地一两次,进行田间实际跟踪调查。”朱小垒告诉记者。

科技兴农、科技助农已经成为广大种植户的普遍共识,也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粮食丰收更有底气。2022年,种粮大户陈凯在宿豫区农技推广中心的建议指导下,试种水稻“华浙优210”,取得很好收成,成功打开销售市场,今年,陈凯的基地继续种植该水稻品种,并扩大种植规模。“‘华浙优210’返青比较快,分蘖力比较强,后期基本上没有无效分蘖。它的米质好,米厂愿意收购,市民也喜欢吃,所以我们今年就扩种了。”陈凯说。

根据小麦成熟收割进程,这两天,陈凯带领基地工人忙着机插育秧。伴随着机械化流水作业,一个个秧盘很快被摆放在指定区域。陈凯介绍,育秧结束之后,秧盘会经过大概两天时间暗化,之后再摆到秧田里面,盖上无纺布,大概在6月中旬左右,小麦收获之后进行移栽。

“目前,宿豫区已完成育秧3万亩左右。为保护秧苗茁壮成长,做好粮食丰产保障,当前秧田管理要注意做好三点:一是科学管水。秧苗3叶期前,保持床土湿润,3叶期后看苗补水。移栽前5至7天,切忌上水,便于运秧。二是控旺。如果秧苗过旺,要使用矮壮素等化学药剂进行控旺处理。三是及时防治病虫害,重点把握好螟虫、稻瘟病、稻蓟马等病虫的防控。”朱小垒说。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