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句容:从田头到餐桌全链条节粮减损

来源: 时间:2023-06-19 点击数:

         6月10日下午,位于江苏句容郭庄镇的纪兵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烘干服务点内,烘干机嗡嗡作响,铲车来回穿梭,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设备,对抢收回来的小麦进行烘干处理。

“小麦烘干后直接入库,比传统晾晒降低损失4%,烘干出来的粮食更干净,水分控制得更均匀,品质也更加有保障。”合作社负责人谢纪兵介绍,为满足周边农户烘干需求,合作社的30台烘干机马力全开,日烘干能力达到550吨。

减损就是增产。近年来,郭庄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发力,深挖减损潜力,通过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全面提升“三夏”农机装备水平,多措并举最大限度保障减损增收。

“合作社先后投入600多万元购置烘干设备,让小麦烘干摆脱了天气因素的制约。”谢纪兵说,新设备的使用不仅解决了合作社8000多亩小麦的烘干问题,还以低于市场20%的价格为周边农户提供烘干服务。同时,合作社与郭庄粮食储备库合作,通过智能通风、集中控制安全监管平台和技防技控智能化收储系统等数字化技术,保障粮食存储质量。

千辛万苦,颗粒归仓。在粮食收获环节,田间收割损耗是粮食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机收小麦可是个技术活儿。”郭庄镇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小麦收割中,收割机风门开启的大小、收割机行驶的速度,地头的转弯大小等,都直接关系到收获中的粮食损失。另外,收割人员操作机械的熟练程度也是影响收获环节损失的重要因素。今年,郭庄提前谋划好小麦等农作物“三夏”机收减损工作,与句容市农委等部门协调联动,通过现场会、培训班等方式提升了机手技能意识和作业质量,充分挖掘机收减损潜力。

从田头到餐桌,要实现节粮减损,就要在每一个环节用心。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为崇尚节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郭庄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摆放餐桌立牌等方式,积极倡导新风尚。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等同于粮食增产。”在谢纪兵看来,相比于增产,节约粮食则是开发“无形良田”,既节省了耕地和水资源,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