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开区:“共享厂房”绘出乡村振兴同心圆

来源: 时间:2023-06-29 点击数:

走进江苏省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孤山村,一座座标准化厂房错落有致、大气美观,厂房内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派红红火火的生产景象……

孤山村党总支坚持“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双向联动、互利共赢”的总体思路,高效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与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晶旺光电(徐州)有限公司、徐州市恒力变压器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单位联建,利用厂房租金、5G产业园项目服务两个增收点持续“造血”,探索形成村居、群众、企业三方联动共建“共享厂房”的新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村民收入与企业活力的三提升。

共享厂房,盘活资源促增收

连心议事,化解发展痛点。2011年初,孤山村村“两委”召开“连心议事”会议,准确研判出村子征迁后失地人口多、就业难度大、基层治理难的三大发展“痛点”,提出“厂房共建”议题。经村民议事会数轮磋商后,大家一致同意整合闲置土地,建设厂房招商引资,在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带动村民就业,逐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孤山村“共享厂房”发展模式就此诞生。

结对共建,激发造血活力。孤山村党总支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现状,通过清产核资、量化确权,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措并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资金建设厂房40000余平方米,通过租金收取和招商引资,逐步激活村集体经济自主“造血”功能。以支部共建、土地共用、信息共享、就业共促、网格共治与服务联建的“五共一联”工作法为抓手,推动产业帮扶、就业带动、捐资助学等一系列举措落地,实现入村企业发展动力与乡村振兴活力的充分融合。

双向奔赴,擦亮营商招牌。建立健全村企人才“双选共用”长效机制,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发展理念引入到村社区化管理中,推动企业技术人才和乡土人才资源共用、信息共享。企业优先录用孤山村失地群众,促进村民就业;孤山村党总支搭建人才服务平台,精准孵化培育人才,为企业储备一批有素质、有能力的后备力量。同时孤山村党总支组建项目服务队伍,为企业量身打造贴心、暖心、热心的服务内容,以好口碑擦亮孤山营商环境“金招牌”。

村企共赢,同心服务惠民生

强村与富民双赢,群众与集体增收。解决280余户村民的就业难题,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缓解共建企业的用工压力。当前共建企业工作的村民人均工资6000元/月,人均月收入提高1500元;村集体年收入550万元,集体经济实现同步增长。

服务与需求对接,就业与用工匹配。孤山村定期组织村民到共建企业参观学习,开展技术技能、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实现村企双向互动。目前已有7家企业与孤山村结对帮扶,设有12个村企联建生产车间,带动近560名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深度与温度并重,民生与保障提升。孤山村全年实施老年生活补、重大疾病补、升学补、孤儿救助补、失独家庭补等11项补贴,强化民生保障。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380余万元实施小区门楼建设、柏油路面铺设、墙面粉刷美化、车棚充电桩安装等民生改造项目,提升人居环境,真正做到集体营收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如今,孤山村的“治理合力聚起来了、村民自治活起来了、民生服务暖起来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