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台:科技兴农绘就乡村好“丰”景

来源: 时间:2023-07-05 点击数:

“无人化农场”引来央视团队现场直播,院士教授踏田推广农业新技术,全生物降解膜替代技术现身田间……一幅幅颠覆了传统农耕的新画卷,把“农业有奔头 农民有盼头 农村有看头”的现实图景生动地写在希望的土地上。

“三夏”期间,东台农业三上央视,引来全国上百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宽广的田野上,无人收割机在黄澄澄的麦浪中驰骋,无人旋耕机把松软的田地翻出泥土的芬芳,无人插秧机撒下一片片新绿,无人小飞机翱翔天空精准洒药施肥……驾驶室里,没有聚精会神的农机手,只见灵巧转运的方向盘。

今年“三夏”,江苏省东台市大粮仓智慧农场首尝无人机械作业。从夏收到夏种,无人农机替代人工“耕种管收”。

新颖的无人化农场引来央视团队现场直播。其实,今年夏收农机化作业的亮点还有许多。市农机推广站联手市耕保站,深入调研与论证,开展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试验示范,适期进行广泛宣传与推广;鼓励、引导特色农业产业园购置先进的棚内清洁能源农机装备,打造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园区;对有意向进行烘干机绿色能源改造的主体开展技术支持与服务,确保绿色能源改造后的烘干设备运行正常……

农业机械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策应了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目前,全市拥有大中拖6091台,联合收割机3863台,秸秆还田机具4615台,小麦条播机2646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1255台,烘干机676台,各类智能农机装备1613台(套),绿色环保农机装备7923台(套),农机合作社195个。

      “三夏”来临,东台切实做好农机“早调度”,保障夏收夏种进度与质量。“三夏”大忙开始前10天,全面摸排、准确掌握在用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分布情况,组织好跨区作业,通过优惠政策、优质服务等多渠道落实引进机械的来源。做好应急服务,公布市镇两级“三夏”农机保障热线电话,提供作业机具信息、应急维修、调配等服务工作。及时公布机收保障热线,落实专人跟踪对接,逐家查台账、看仓库、验配件,打通农机下田的“最后一公里”。开展农机实用技能培训8场次,印发小麦机收减损及烘干减损技术指导意见。

夏收夏种转换之际,南京农业大学王强盛教授到协作单位东台市五烈现代农业园对接农业新技术应用及高效农业种植事宜。田间,王教授捧着一钵绿油油的秧苗与老农拉开了家常。“钵苗摆栽最大的好处是没有缓苗期,栽到田里马上就能分茎合棵,少了一周的缓苗期,水稻在田间的有效生长期就能增加到175天,确保优质高产。”

在东台,院士田、教授田比比皆是,新技术、新设备就在田头。在里下河水乡五烈镇,张洪程院士团队跟踪服务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市镇农技专家踏田指导,全程应用小麦机械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大海之滨,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历经十年时间选育油菜新品种,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专家踏田采集气象、土壤、油菜生长等数据,每亩达5万多株的高密度油菜试验田,亩产达323.87公斤,创盐碱地油菜高产新纪录……

今年,东台市夏收粮油累计达100.67万亩。小麦一般穗数在35万至38万穗/亩、每穗粒数在36粒以上,千粒重在42克左右,理论产量超过500公斤/亩。继去年夏收亩产历史后,再获超高产。

东台既是全国高效农业大县,又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民、新服务“四新”联动,有力促进了全市稻麦绿色生产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新品种引进推广,优化了东台稻麦种植结构。每年展示稻麦新品种40余个,通过对各品种产量、品质、抗性等差异的比较,筛选出南粳9108、南粳5718、扬香玉1号、金香玉1号、镇麦12、扬麦25、扬麦33、盐麦1号等适合东台的优良品种。

新技术试验示范,推进了种植水平稳步提升。大力推广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秸秆基质块(基质棉)育秧、小麦机械匀(条)播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新产品,绿色新技术试验示范辐射全市。

新农民加快培育,普及了农业生产新理念。已培育种植主体533个,其中产业化经营主体7个,社会化服务主体225个,规模生产主体301个。

新技术服务指导,成就了现代田园亮丽画卷。今年“三夏”期间,东台市财政筹措项目资金700多万元采购药品免费发放给小麦种植农户,171个统防统治服务主体开展承包服务。

白色的鹭鸟伴着农机翩翩起舞,田边道路绿树掩映,小汽车与运粮车、插秧机相伴停靠。夏收过了忙夏种,全新的现代田园风俗画替代了昔日“三夏”时节大忙景象。

小田并大田,连成好风光。东台市现有耕地面积180.04万亩,粮食产能连续多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该市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方针,连片整理各类“飞田”“边角料田”,使“小田”并“大田”,建成141.9万亩高标准农田,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不断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用心呵护“海洋、湿地、森林”生态家底,深入推进“路、河、房、田、街”综合整治,探索开展水稻、林木碳汇交易试点,在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的同时,扮靓田园景观。

绿树村边合,清水乡间绕。行走在东台大地上,一个个国家级最美村庄、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争妍斗艳。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条子泥湿地公园,巴斗村以“最美渔村”为主题,打造标签景点,完善灯光夜景,塑造海滨风貌;八里村围绕“甜蜜第一村”,产、村、人、文、景融合,增加“甜”的关键元素,实现错位发展……

宜居亦宜业,农村赛城市。在聚力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东台把人居环境改善的着力点放在品质提升上,将人居环境示范区建设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相结合,有序推进传统村落“微更新”,实现从干净整洁到美丽宜居,再到特色田园的华丽蝶变;与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相结合,以农房改善提升农村环境、撬动乡村振兴,把地段最好、风景最美、交通最佳的位置留给群众,高品质建成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区域系统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