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盆景技艺项目入选第一批江苏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7-29
点击数:
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通知,公布第一批江苏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如皋盆景技艺项目入选。
如皋盆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始于宋代,普及于明代,大发展于现代。
如皋盆景,溯其源,始于宋代,如现存于如皋县人民公园的古桧柏盆景,相传即出自本县北宋教育家胡暖(胡安定先生)的“柏园”中遗存的珍品,其“鹿角”毕露,遍披苔藓,虽树干苍老,而枝劲叶茂,尤显得青翠而挺拔。
又如现存“水绘园”中的落地盆景“六朝松”,据传为南宋文昭公曾肇所植,其“树瘤”大若球,附于主干的两个弯处,其“爆岭”突纹已逾八道,而树势娇健,实为如皋盆景造型艺术悠久的历史见证。
如皋盆景不但渊源久远,而且技艺传播颇广,明代即已普及民间。据清乾隆庚午年《如皋县志》记载:“明天启(1621)年间,令李衷纯,相四境之宜,授民以艺,植卉木之方,凡诸救饥者,不时而足,凶岁多全活”。足以说明,如皋的花卉盆景艺术,于明天启年间即已盛传于民间。
人民公园现存的“龙腾虎跃”绒针柏盆景,即为明代留存珍品。精代盆景技艺日盛,遍及官贾、殷户、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