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文明实践“村味”十足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村BA”“村歌”“村运”“村绘”……如今,南通如皋348个村(社区)村村有IP、个个有特色,“村味儿”十足的文明实践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激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活力。
主角是村民,搭台牵线只为你。
舞台不再高不可攀,全民参与成为可能,这是如皋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进一步打通供需纽带的一次有益尝试。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港港经”百姓茶馆、农家书屋……在如皋各个村(社区)都有这样属于群众的“舞台”,爱心义卖、木偶表演、非遗集市等特色实践活动也轮番“亮相”,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不断拓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无限可能。
在2024年春节期间,如皋还策划了“小村春晚”文明实践活动,全市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响应,用家门口的文明实践基地,为村民搭台,百场充满乡土气、烟火气、生活气的“小村春晚”深受群众追捧。
内容越“土”越亲切,演绎幸福新内涵。
挑扁担、推推车、搓麻绳……近期,如皋市搬经镇林上村的一场“村运会”热闹非凡,一些从村民平日里的生产生活、农耕劳作演变而来的“土味十足”的比赛项目,既富有乡土气息、趣味性强,又紧张刺激、其乐融融。
“在农忙期间举办这个活动,让大家放松放松,也增进感情。因为村里热心企业多,咱们活动花费也不多,又有这么多志愿者参与维持秩序保障后勤,村民的参与度和活动的效果都不错。”林上村党总支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丁翠琴介绍道。
幸福从劳作中来,又催生出更多的生产动力,在独具乡土韵味的农事竞赛中,乡民们感受了快乐,燃起了激情。“村+”类IP串起的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多乡土味的“村”字活动,让乡村生活靓起来、趣起来、乐起来。
激发乡土新活力,助推乡村快发展。
“朋友们请看这个水蜜桃,个大、皮薄、色泽诱人……”在如皋市吴窑镇沈徐村御果生态园的桃林里,党员志愿者陈燕正在帮助园主进行直播。作为“云”带货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像这样的助农直播,陈燕这个月已经主持了6场,她俨然已经成为“村播”小达人。“创业路上,基层经营者比较朴实,他们扎在种植、养殖上,直播能力欠缺一点,我们党员志愿者就走进田间、生产车间,用互联网的力量帮助他们销售。”陈燕介绍,如今志愿队共有党员志愿者12名,已累计直播120多场,促成线上订单10000多单,销售额达26万元。“比如今天这场直播,时长3小时,有订单35单,销售黄桃200多公斤。”
吴窑镇的“小村直播间”,只是如皋“村播”鹊起的一个缩影,不断培育村民电商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家乡特产、乡村味道“云上”出圈,为乡村产业发展赋能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