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朱家桥村:党建引领基层筑梦 绘就文明实践新画卷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7-29 点击数:

朱家桥村位于如皋市白蒲镇东北侧,盐通高速从村的南北方向横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地域面积6.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69亩,全村辖37个村民小组,1363户居民,总人口4653人。朱家桥村坚持民生为本、产业为基、文化为魂,打造地域特色产业,让沿途有风景,村里有乡愁,田野有产业。为乡村振兴绘制了绿柳垂荫,稻菽飘香的美丽底色,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培育村、江苏省文明村等多项荣誉。

学思想,树信念,基层建设守初心。朱家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品味“真理甘甜”,掌握“精神要义”,切实开展主题教育,每月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书记上党课6次。依托微信群等载体,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开展送学上门活动,为支部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去温暖和主题教育学习书籍,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建队伍,搭网络,网格服务汇民情。朱家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强化队伍联动共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借助广播、LED显示屏、公示栏、墙绘等载体,具体生动地宣传普及文明观念。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科普教育、文明劝导、文化文艺等活动,切实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依托农家书屋、“百姓茶馆”、小蜜蜂网格驿站等多个阵地,收集民意、宣传政策,打造文明实践宣传网络,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最后一公里”。

弘新风,学风尚,志愿服务暖民心。发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新颖形式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让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自治,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持之以恒树立并推广文明新风。围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内容,朱家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组建了10支志愿服务队,以重要的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七彩的夏日”、“我们的节日”、“暖皋”等主题活动,重点围绕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和低保五保户等特殊人群,有针对性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用新农村“文化大餐”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营造文明和谐的现代农村新面貌。

寻特色,促发展,产业发展主阵地。朱家桥村着重发展稻米相关产业,利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资源促进稻米产业融合发展,从“多种快育以量取胜”的低端形态向“培育精品以质赢人”的高端形态转型,打造出“蒲塘”、“富欣源”等本地稻米品牌。注重传统美食工艺传承,以原料种植、酿制生产为载体,坚持就地取材、就地制作,做精、做强特色产业,改变以往大米经济附加值不高的状况。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村集体进行规模经营比重达60% 以上,充分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辖区内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试验示范基地,每年有专项资金支持,由众多知名教授、学者驻点研究,持续不断输出先进农业技术,培育带动出新型智农,“前富带后富”,辐射带动周边新型农业主体由传统种植模式向生态种植模式转变。

乡村建设、文明提升没有终点,朱家桥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稻米筑梦,着力于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把朱家桥村建设成为生态优美、乡风淳朴、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