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触角”,当好巾帼电商“店小二”
徐州市妇联扎实推进巾帼电商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县、镇、村三级巾帼电商服务站建设,有效凝聚妇女力量,当好妇女创业发展的“店小二”。
强化硬件建设,搭建电商平台。顺应服务妇女发展要求,在市级挂牌成立“徐州市巾帼电商孵化服务中心”,各县(市)区依托各类载体建立了巾帼电商服务站。下发《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巾帼电商服务站相关职能的通知》,健全服务站各项职能,建立工作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让服务站在运行过程中有章可循,常态发展。按照“固定场所、固定人员、固定设施”的建设标准,采取固定场所规范化管理,在人员配置方面做到有专业工作人员和固定师资力量,定期邀请讲师团前来授课;在设施配备方面按标准配置了计算机、投影仪、办公桌椅等,保证满足小规模培训要求。依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之家等工作阵地和各级政府电商产业园、各类电脑培训学校等,整合社会资源,增强服务效能。睢宁县东风村服务站建在了妇女儿童之家,北陵社区电商服务站依托电商协会设立,鼓楼区巾帼电商服务站牵手全国知名的清华启迪之星创业孵化区共同打造。
强化培训抓手,增强妇女信心。两年来,徐州市共开设各类巾帼电商培训班500余场次,培训妇女达3万余人次。建立阶梯式培训制度,为妇女量身定做符合实际的电商发展之路。邀请网络技术公司专业人员和行业资深专家利用集体授课、单独辅导、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为初学入门者、成功开店者、创业成功者分别制定培训内容。初级培训班采用无门槛式教学,实现“互联网+普通群众”的良好效果。培育一批巾帼电商创业女能人,并长期服务在基层巾帼电商服务站,通过“姐妹汇”、“老带新”等形式举办各类巾帼电商创业沙龙,让已在“网界”崭露头角的成功女性现身说法,为妇女姐妹讲授创业经验。
强化服务功能,破解发展难题。针对电商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培训人员、投资开店人员、成功创业人员断崖式递减的情况,市妇联强化跟踪服务,积极破解巾帼电商面临的难题。与商务、发改、人社等部门紧密联系,将有利于电商发展的优惠政策第一时间传递到巾帼电商企业,并做好解读。争取各级各类培训项目,做好电商妇女培训工作;不断深化妇女小额贴息贷款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完成贴息贷款5397万元;创新路径实行项目化运作,面向社会发包巾帼电商发展项目10个,占全部项目数的20%。致力打造“培训中心”、“呼叫中心”、“服务中心”、“创业中心”、“交流中心”五大功能,配套吸引网站开发、网页设计、图像处理等相关企业加盟,为女性创业者提供技术服务,定期举办创业论坛、创业沙龙,促进网商之间现场互动、经验交流。
强化产业配套,助推做大做强。注重电商发展与产业的融合,推进线上线下“虚实”结合、齐头并进。丰县和新沂市利用“互联网+基地”模式,带动果农网上销售苹果和水蜜桃;沛县和铜山区采用“互联网+特色产业”模式,在网上销售玻璃制品。目前两地巾帼电子商务已从国内转向国外,不断探索发展跨境电商。睢宁县和邳州市电商服务站主要立足板材家具行业,走出了“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新路子,形成了“前店后厂、两头在外”的新型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