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眼中的城乡一体化苏州经验

来源: 时间:2013-11-06 点击数: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既担负着为全省、全国作出示范的历史使命,也是苏州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新一轮跨越的内生需求。经过多年发展,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引起全国关注。苏州的城乡一体化,有着哪些重要经验?可以为全国提供哪些重要参考价值?
  昨天召开的苏州市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来自中央有关部门的专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城乡一体化的苏州经验,以及苏州改革创新实践的重要启示。
  
  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
  苏州在破解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推进城乡一体化难题中,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概括来说,苏州在这方面破解了六大难题:
  一是破解了“谁来种地”的难题,苏州农业成功地向集约化、合作化、规模化实现转型;二是破解了农民如何持续增收、特别是如何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难题,苏州农民收入中,包括房屋出租、股金分红等在内,财产性收入占比达到37.6%;三是破解了农民如何走向新的合作难题,苏州城乡一体化最有看点、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三大合作”,苏州“三大合作”真正形成了气候,真正是农民唱主角,真正让农民受了益;四是破解了农民如何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这一难题中的难题,苏州在城市规划区和开发区之内,为农民股份合作组织预留非农建设用地,扶持农民股份合作组织参与城镇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五是破解了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制度上怎么合一难题,苏州实现了城乡低保、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三大并轨”;六是破解了新型城镇化如何推进这道难题,苏州城镇体系框架布局合理,城镇的包容性、宜居性、连接性越来越好。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途径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组副组长赵阳:
  城乡一体化,看起来是一个城乡关系问题,从更深刻意义上来讲,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和农民的关系问题。我们的工业化积累从农业来,从早期的农民的事情农民自己办,到后来对农业提供政策支持,再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在国家和农民的关系问题上,从理念上彻底改变。苏州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就是这种理念改变的具体实现。苏州城乡一体化探索取得显著成绩,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从苏州实践看,通过探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途径,最终实现了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了“三大并轨”以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一系列成果。
  
  “三大并轨”让苏州避免“半城市化”现象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郭玮: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实践,具有四个方面的指导意义:一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没有忽视农业发展,苏州通过“四个百万亩”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保持,并且呈现现代化特征;二是没有出现城市的发展对农村过度剥夺、农村凋敝的局面,苏州农村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跟城市相比差距很小;三是没有出现“半城市化”现象,所谓“半城市化”就是土地进了城、农民进了城,但并不能真正享受城镇化所带来的好处,并不能享受城镇的公共服务和各个方面的社会福利,但苏州做到了,“三大并轨”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四是没有出现中心城市过度膨胀所带来的“城市病”,苏州从中心城市到县级市、再到中心镇及农村,是协调发展的。
  上面四个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普遍遇到的难题,但在苏州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苏州的经验值得很好地学习和总结。
  
  公共服务的阳光能够普照到农村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
  苏州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经验,有三点启示:第一点启示是,城市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苏州实践看,虽然有着悠久历史、丰厚基础,但也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一步步推进;第二点启示是,农业决不能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短板,苏州始终重视农业发展,城乡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点启示是,发展城乡一体化,城市的容量值得高度关注,苏州有着开放的工业,很高的出口,因此在推动农民转移成市民、吸纳农民就业方面做得很好,没有造成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务的阳光能够普照到农村,让农民安居乐业。
  
  城乡一体化是持续释放增长潜力的重要途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
  苏州城乡一体化走在全国前列,苏州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从中可以得到两个重要启示:
  第一,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苏州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就是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像通过推进“三个集中”,城乡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大力发展“三大合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三大并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二,城乡一体化还是持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苏州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城乡一体化如何推动苏州经济长时间持续快速增长这一课题,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农村、小城镇发展为城市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何宇鹏:
  从历史看,小城镇的发展和乡镇工业崛起,拉开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大幕。小城镇的发展,构成了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坚强基础。城乡一体发展固然需要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反哺,另一方面,也需要农村地区、小城镇地区通过自身发展,为城市化提供强有力支撑。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就是协调发展。
  从苏州实际看,从当年费孝通提出的“小城镇大问题”,到后来的“小城镇再问”,再到苏州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苏州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看,可以构成一个发展中中国如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般经验归纳。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