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2014年上半年农业生产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兴化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坚持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心任务,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市农业生产形势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
一、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经济总量继续扩大。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57.68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种植业产值27.38亿元,同比增长8.65%;林业产值0.66亿元,增长0.08 %;牧业产值65.36亿元,同比下降2.58%;渔业产值20.07亿元,同比增长6.9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03亿元,同比增长3.4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4.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42%。
(二)夏粮总产和单产创历史新高 。2014年,夏粮播种面积为129.78万亩,比上年增加1.74万亩,增长1.36%;亩产409公斤,比上年增加8公斤,增长1.87%;总产量为53.02万吨,比上年增加1.62万吨,增长3.16%。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14.78万亩、总产量47.4万吨,分别增长1.62%和3.12%,大麦播种面积12.9万亩、比上年减少0.02万亩;亩产402公斤,比上年增加15公斤,增长3.88%;总产量5.19万吨,比上年增加0.19万吨,增长3.81%,蚕豌豆播种面积2.1万亩、总产量0.43万吨,分别减少3.23%和0.05%。
夏粮生产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小麦生长期间天气总体是降水少、积温高、光照足,其中秋冬干旱少雨,春后降雨增多,气温偏高,温光水总体协调,有利于苗情的转化,加快了生育进程;二农业部门技术人员高度重视灾害预警及防范措施落实,及时发布病虫防治信息,全市没有出现重大病虫灾害情况;三是我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面积实施农田水利整治工作,增强农田排灌能力,确保农田生产用水供应,为农业增产提供了基础保证。
(三) 油菜籽面积减少,单产创新高。油菜籽播种面积19.2万亩,比上年减少1.53万亩;总产量3.51万吨,比上年减少0.18万吨;单产183公斤,比上年增加5公斤,增幅2.81%。油菜籽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油菜籽生育期较长,加之,政府对粮食直补力度比油菜籽大,油菜籽的经济效益又低于蔬菜瓜果类等产品,影响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四)畜牧业养殖效益下降,生产形势低迷 。今年以来,受春节过后畜产品价格持续回落、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我市养殖效益下降,畜牧业发展低迷。我市1-6月份实现畜牧业产值6.54亿元,同比下降2.58%;其中生猪产值3.06亿元,同比下降3.65%;家禽产值1.85亿元,与上年持平。
(五)渔业经济发展态势健康稳定。全市水产养殖放养面积82万亩,放养鱼种3.43万吨,下降2%;放养幼蟹116万公斤,上升13.7%;培育蟹苗2.65万公斤,上升6%;放养青虾16亿尾,上升6.6%;培育罗氏沼虾苗4.05亿尾,上升1.2%。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完成12.15万吨,同比增加2.9%。
(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6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37元,同比增长11.3 %。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净收入增速较快,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平稳增长。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41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0元,增长12.8%。
(七)农民就业创业步伐加快。通过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创业政策扶持、组织就业创业培训等措施,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上半年成功举办新春就业大型招聘会等活动,累计有100家企业提供5000多个岗位,达成用工意向390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5400人,带动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800人。组织农民创业培训4800人,新增创业农民5500人,农民就业创业步伐进一步加快。
(八)农村经营机制体制进一步创新。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思路,强化宣传、引导、扶持和服务等工作措施,全市上半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5家,累计达1468家,成员出资额38.7亿元,入社农户率保持在80%以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生产比较效益偏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受挫。近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的出台,特别是粮食直补和取消农业税等举措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就在农民享受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同时,各种农资、饲料价格却也一路飚升,加上原油价格的上涨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农机使用成本、农村畜力的租用价格也相应提高。农产品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收益越来越少,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粮食直补和取消农业税费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务工工资水平的提高,现在农民用种一亩地的时间外出做工,其收入要比种地高出好几倍,这更挫伤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畜牧业市场风险日益加剧。近年来,物流业快速发展带来了畜禽产品的快速流通,外地的畜禽产品不断涌入我市,占领了本地畜禽市场的部分份额。我们从部分规模养殖户了解到,他们生产的生猪相当部分不能在本地市场消化,需要外运到上海销售,这样无形中每头生猪就增加了15-20元的运输和损耗成本。另外近年来猪禽价格波动较大,养殖户形象描述为“过山车行情”,而我市畜禽养殖行业通常是“先生产后出售”的经营模式,养殖户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不能把握猪禽的价格走势,导致亏损。
3、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不足。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加快,在种植要求、栽植方法、栽植养护、养殖场址选择、圈舍设计、科学管理、品种引进等方面都有极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需要大量农业技术人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技人才相当匮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三、意见建议
1、抓紧秋粮生产管理,确保全年增产增收。
现阶段正处于水稻、玉米生长关键时期,各级涉农部门要进一步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农资配送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另一方面要早做准备,从农产品收割、运输、贮存、出售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
2、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调整支出结构,更多地承担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做好农田水利设施、电力、公路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加大对这些设施的后续管理工作力度,每一项投入都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合理的勘察设计工作,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并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重视培养农业专业人才。
政府应组织农技人员,到农业技术发达的地区去学习,用新知识、新思维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具有一技之长。引进农业专业人才,鼓励那些大中专毕业生走入农村,鼓励那些学有所成、有一定资金积累的人回乡创业。年轻人思想开放并对市场有一定的洞察和分析能力,依靠他们可以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解决农业的结构性问题。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