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前黄大米为什么这么香

来源: 时间:2015-02-03 点击数:

    “民以食为天,食以米为先。”事实上,武进区前黄镇一直有常武“粮仓”美誉,区区50平方公里面积,占地不过武进的4%,却扛起了全区1/4的水稻产量。一碗香喷喷的前黄大米背后,是多方的合力付出。
    首先,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的育种技术相结合,前黄米不仅是饱腹的口粮,更是质量的保证。前黄大米口感之所以出众,第一功要记给水稻所,前黄镇与水稻所始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水稻所选址前黄离不开得天独厚的优势:环滆湖之滨,衔太湖之秀,清冽的湖水、肥沃的土质滋养了前黄大米;地势平坦辽阔,日照充足使前黄大米颗粒饱满,营养丰富。这里是水稻育种最理想的福地,2014年,从前黄土地上长出的“武香粳19号”,在首届江苏好品种评选活动——粳稻优质米品尝评比中荣获金奖。多年来,水稻所已累计育成40多个品种,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超过4亿亩,最多时全省有60%的水稻种植都使用武进水稻所育成的品种。推广地域不仅在省内,还广泛分布浙江、安徽、上海等长江中下游地区。
    其次,农机化保障了前黄大米提质 ,水稻所的技术支持加上全程机械化操作,这两年,水稻产量始终稳中有升。前黄大地上,全镇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达95%以上。通过广大农业大户的显著带动与优质服务,全镇种粮水平、产量始终稳步增长。陆小良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新设备的使用,是前黄大米提质的关键。
    再次,政府搭台力推品牌大米,业内有“扬州小麦武进稻”的美誉,也有“武进大米看前黄”的说法。为了打响前黄大米品牌,近年来,武进区前黄镇颇下工夫。一方面,镇政府及时转变角色,全力为农户做好服务。推行专技服务,农民只要在粮食生产上遇到技术、病虫防治等难题,拨通电话,就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服务。镇农技农机站每年组织人员,深入到各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对新技术、新品种等开展试验、示范,组织推广。 同时还积极整合资源,帮助种田大户申请注册商标,打造品牌,吹响前黄大米名米进军市场的号角。目前,已经有“前农”、“前黄”等品牌大米进入市场,得到好评。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拓宽销路,前黄镇还将目光瞄向了网络销售。通过政府扶持,鼓励一批有能力的合作社打造线上交易平台,预计到明年年初,老百姓在家动动手指就可以享用到带着稻香的前黄新米。
    与东北的“稻花香”等品牌比,前黄大米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下一步,前黄镇将在与武进国家高新区一体化融合中,全力打响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区品牌,“通过树立品牌化、精品化的生产理念,实现粮食提质增效、知名度扩大提升。”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