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三个加强”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来源: 时间:2015-12-23 点击数:

    溧阳市按照“着眼长远、确保安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布局,坚持建管养并重,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农村路网,基本实现了城乡公共交通出行服务的均等化,有力助推了溧阳城乡统筹发展。
    (一)着力加强规划引导。根据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原则,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立足“重点提升”,以保障镇村公交及城乡客运班车等安全通行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重点村庄道路畅达要求进行了规划布置和方案制定。按照规划,目前分二轮实施了提档工程:第一轮是通行政村道路,第二轮是有镇村公交和城乡客运班车通行道路。
    (二)着力加强建设管理。一是加快推进建设工程:1、将468公里通行政村和重点自然村的4米路面公路拓宽为路面6米、两侧各有3米绿化带的升级农路(其中沥青路100公里,水泥路368公里)。2、根据镇村公交营运线路规划,新建路宽6米的联接性农路285公里。3、改造104座农村公路危桥。4、依托完善的路网,新增、更型120辆镇村公交,新辟34条镇村公交线实现行政村通达率100%。5、同步开展特色文化路建设,充分利用公路资源,结合自然风景和当地有风土人情,在公路沿线增设石雕村碑,在节点位置打造特色绿岛。二是不断提高建设质量:按照县通镇二级及以上、镇通镇二级及以上、镇通行政村及居民集中居住点四级及以上标准,狠抓技术标准要求,特别是老路改造工程,由于原有道路限制,施工作业面狭窄,大型修筑机械无法使用,全市进行了专门的技术攻关,有效保障的工程质量。
    (三)着力加强管理养护。长期以来,“国道国养、省道省养、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公路路政、养护模式带来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以乡和村为责任主体进行养护的乡、村道基本处于失养状态,二是路政、养护分兵作战在造成大量人力资源浪费的同时,突发情况下难以进行及时处置。为此,在大规模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同时,溧阳市对农村公路管养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按照“统一领导,以县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村管理养护机制和运行体制,建立健全市、镇两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完善农村公路各项管理养护制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资金养护渠道,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并逐步实现了“路面养护专业机械化、预防养护常态化、养护工程市场化、技术要求标准化、生产管理规范化”。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