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核桃林下趟出养鹅“钱景”

来源: 时间:2018-04-18 点击数:

    兴化沈土仑镇沈顾农地果蔬股份专业合作社继大手笔建成薄壳山核桃栽植项目后,“短平快”的林下养鹅模式正成为这一项目的又一增收路径。
    根据我省林业发展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的“三化”要求,沈土仑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集成政策资源,整合各方资金,建设由姜朱、张谭、沈南、沈北、冒家、关华复等6个经济薄弱村联手打造的薄壳山核桃项目,沈顾农地果蔬股份专业合作社负责具体实施。在江苏农科院的精心指导下,去年实施的一期项目投资300多万元,建设508亩的薄壳山核桃生产基地,共栽植多个品种的山核桃1.26万株。今年以来,该项目又投入160万元,新扩面积500多亩,新栽薄壳山核桃苗木近1.3万株。
    薄壳山核桃生长周期较长,3—5年方才挂果,5—7年进入初产期,8—10年进入盛果期。如何弥补上前期收益的“空档”?经过调研,合作社选择了林下养鹅这一种养模式。
    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杂草危害是困扰果园发展的一大难题。因为薄壳山核桃对化肥、农药较为敏感,果园间不能使用除草剂。去年,合作社仅购买用于覆盖地表、封闭杂草生长的地膜布就花去十几万元,人工除草成本不低于20万元。而林下养鹅既生态又环保,以草为料的鹅可清除田间杂草,既节省投入,又形成经济效益。上月底,合作社购买了2000只苗鹅,经过20多天的育雏,已能散放于田间,担当除草的“职能”。
    鹅在放养状态下,75天就可出栏。合作社采取分批次、规模化的方式养殖肉鹅,全年计划养殖肉鹅5万只以上,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具有自动上水和控温功能的鹅棚,拟建设8至10个,每个鹅棚可养殖肉鹅3000只以上。合作社还种植了苏丹草,以供鹅食用。
    目前商贩的上门收购价为每公斤18.5元左右。按每公斤15元计算,每只鹅的收入也在25元左右;如果全年养殖5万只,可获得收入125万元,这样,在薄壳山核桃挂果前,合作社也能获得稳定的收入。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