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南京溧水晶桥镇:乡土人才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7月10日一大早,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赵青毅和员工们正在分菜。“这一车蔬菜装好后,就要送到南京的菜市场,供应居民。”正在忙碌的赵青毅介绍道。
今年41岁的赵青毅大学毕业后外出创业,2016年,赵青毅返乡创业,种植有机蔬菜,成立了真喜果蔬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规模逐年扩大,现在他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已达500多亩,发展青虾养殖300亩,吸纳当地80多名妇女务工增收,示范带动周边种植有机蔬菜1000多亩,成为南京市菜篮子供应基地。赵青毅建立了线上销售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有机蔬菜销售供不应求。在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两助”推进会上,赵青毅被评选为省级“三带”名人。
今年31岁的陈超是双学位学士,在2020年召开的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两助”推进会上,陈超被评选为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2017年,陈超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发展了500亩杨梅、板栗、有机茶叶示范种植基地,示范带动周边发展1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区域种植共同体,促进农户增收,打响乡村旅游品牌,推进乡村振兴。2019年,陈超创新推出的生态农业园亲子游活动,吸引了南京及周边的大量游客纷至沓来,成为晶桥镇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晶桥镇还从乡土人才中选派“科技村长”,把乡土青年人才培养成产业带头人、党员模范、村级后备干部。在2020年村党总支换届选举中,陈超当选为水晶村党总支副书记。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而乡土人才植根乡村沃土、富有乡梓情怀,懂农业、爱农村,带领群众致富、发展乡村产业,最有发言权、最有带动力,是乡村振兴宝贵的人才资源。近年来,晶桥镇通过引导原籍青年大学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和企业家返乡创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同时,采用邀请外部专家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等方式,大力培养乡土人才。乡土人才积极融入现代农业、休闲文旅、乡村旅游等乡村发展新业态,创业发展、带民致富。据统计,晶桥镇已建库培养乡土人才1000多名,创办领办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100多家,带动全镇5000多名村民年增收3万多元,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释放乡村振兴强大“发展能量”。
“通过深挖本土资源,抓好‘三带’型带头人的培养,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石。”晶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晶桥镇将为乡土人才创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