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悦来镇:在“好商量”履职 为“商量好”尽责
近两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依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广泛凝聚智慧和共识,有效助推了105万立方米水利建设、1.24万米道路建设、10635盏路灯亮化等一大批民生实事工程落地见效。与此同时,水面发包、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社会管理堵点和难点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在每个协商议事环节中,都镌刻着政协委员践行初心使命的履职印迹。
把握民情荐议题
自2019年12月“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启动后,委员们主动下沉基层,通过走进田间地头、千家万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收获了满满的民情和民意。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民生”二字,反复斟酌,积极荐题。在悦来镇已开展协商的277个议题中,由政协委员荐题的达94个。
挂钩友爱村的王斌、徐兵两位政协委员,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实地走访了全村35个村民小组。通过现场走访、与村民交流,摸清了村庄环境现状,并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30多条。随后,向村“两委”提出了“全面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村庄”议题建议。议题被采纳后,协商议出了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并付之实际行动,通过实施亮化工程、水利建设、埋设污水管道、美化庭园、建设邻里中心和“百姓大舞台”等专项行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变成农村颜值新标杆。
参与会商求共识
在悦来镇已进行的277场次协商议事会中,由政协委员参与会商的达418人次。在每次会商中,委员们都能客观分析情况,引导各利益主体合理表达诉求,协商解决问题,达成既符合政策法规,又符合群众切身利益的共识。
水面发包一直是困扰村里的棘手问题。针对长征村水面发包议题,会商前蔡晓静、史峰两位挂钩政协委员,一方面到该村近百户农户家中倾听村民对水面发包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赴周边镇村专题考察取经;同时,走访综治部门了解护渔措施,走访保洁中心了解水面保洁标准要求。在该议题正式协商时,两位政协委员将第一手调研资料带到会上,针对多方意见分歧,以事实和数据做出科学分析,最终各方放下分歧达成共识:该村121条沟河、计169484平方米水面正式发包。这让村集体每年节省水面保洁费用11万元,村里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承包农户也从水面养殖中得到实惠,实现了多方共赢。
主动服务促转化
协商议事的落脚点是实现成果转化。政协委员们对挂钩村(社区)协商形成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始终盯紧跟牢,并着力将服务寓于监督之中,有效推进转化落实,一个个协商议题变为一份份满意答卷。
习正村挂钩政协委员邢海霞、陶玉燕针对该村“发展淡水养殖澳龙,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议题,融入村“两委”做实群众工作、整合水面资源、开展技术培训、引进优质种苗、完善日常管理,并利用政协委员的人脉资源优势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确保了该议题收到实效。2020年议题所涉75亩水面澳龙养殖基地,给村里增加村营收入20多万元,农民增收60多万元。今年该村又拓展了养殖规模,使淡水澳龙养殖成为强村富民“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