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五接镇:培塑特色党建品牌,助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眼前,满江碧水载着浩荡船队穿境而过,气势雄伟的跨江大桥冲破天堑直通苏南,开沙岛青翠葱茏如一块翡翠镶嵌江心……初秋,沪苏通长江大桥北桥头堡——南通市通州区五接镇,呈现出一派繁荣富庶又安康祥和的乡村美景。
盘点五接镇发展的“成绩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和服务业应税销售、重大项目数等均大幅增长、全线飘红。党的领导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南通开沙岛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主任、五接镇党委书记孙伟俊说,五接镇以党建联盟带动各类发展主体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培塑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在一座座“红色堡垒”中,汇聚起推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干力量,让“南通滨江城市客厅”颜值更美、气质更佳。
学史力行 红色力量激发实干担当
“平潮西乡地下党支部深深扎根在群众之中,从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胜利,像一把匕首插入敌人的心脏……”今年以来,五接镇有着55年党龄的退役军人李夕坤,自告奋勇当起党史宣讲员,向党员干部、基层群众、青少年等宣讲身边的红色历史。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五接镇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创新学习形式、载体和内容,推出“学习书目”清单、“精品党课”清单、“为民服务”清单、“特色活动”清单等四项清单,挖掘本地红色历史资源,让百年党史入脑入心,学史力行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事,让红色历史深植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磨砺更大使命担当,凝聚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让百年党史的“养分”播撒更广领域,激发更为强劲的实干担当动能,是五接镇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目的。根据地域性、多元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五接镇将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两新组织联合在一起,以党建联盟模式构建“红色学习圈”,形成“1+1+N”(即1个镇机关支部联合1个村(社区)党总支和一个或多个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架构的党建综合体,综合体以开展政治理论共学、优势资源共享、特色活动共办、党员队伍共建、乡村振兴共促的“五共”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党史学习教育。
学以致用,学以促用。五接镇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着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启动新李港幼儿园和五接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实施污水处理扩容、提标工程,农村1300户散户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工程预计10月底竣工,疏浚河道11条,水环境整治向纵深延伸,提升镇域道路绿化品质,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全镇道路盲点路段新增监控探头50个,实现镇域治安监控全覆盖;通过教育设施、环境质量、社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让更多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民生福祉改善。
融合共建 “桥头堡”上擦亮党建品牌
五接镇位于沪苏通长江大桥北桥头堡。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五接如何“接”住发展良机?
“守好‘桥头堡’,以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成果扮靓滨江城市客厅,必须要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五接镇党委书记孙伟俊介绍说,根据地域特色和发展特点,镇党委注重培塑具有鲜明特质和独特内涵的党建品牌,发挥融合共建的优势,打造沿江党建示范带,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初秋时节,五接镇境内的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工地,建设正热火朝天。仅仅11年时间,这个由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投资的产业园就陆续建设了四期工程,总投资达600亿元,成为集聚酯、纺丝、研发、物流、贸易于一体的世界级综合园区。
“产业园快速发展,离不开公司党建的支撑引领作用。”企业负责人介绍说,根据自身实际,“丝路先锋”非公党建品牌,为党员职工提供争当先锋的舞台,以点带面,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赢。
位于开沙岛上的国家乒乓球通州训练基地,是中国乒乓球科研和后备人才的摇篮。13年来,训练基地淬炼出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国球精神”,成为当地党建品牌独特亮点;开沙岛党性锻炼实践教育基地,形成了党员干部教育、现场实践教学、党性素质拓展等课程和教学线路,成为党员干部接受思想熏陶、补足精神之钙的重要课堂;五接镇在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同时,还以“路地共建”(交运、属地)党建联盟为抓手,打造公路驿站,建成红色加油站、红色议事室、红色志愿者服务站等功能性阵地……
五接镇镇长刘俊说,在强有力党建工作引领下,上半年,全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综合实力稳居通州区第一方阵。
强基固本 筑牢乡村振兴“红色堡垒”
前不久,江苏省第七批次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发布,五接镇开沙村名列其中。位于开沙岛上的开沙村,坐拥天然生态,通揽长江灵秀,洋气的农民别墅成排成行,乡村环境整洁有序。“这样诗意田园般的现代生活,得益于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村党总支书记邵锋说。
五接镇党委重视发挥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夯实基层党组织“红色堡垒”,为乡村振兴强基固本。“蜂巢党建”是开沙村闪亮的党建品牌。该村将党建惠民联动工作体系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两网合一”,每个网格配备1名党员网格长,构建5分钟红色“服务圈”。同时,调动党员群众主观能动性,共同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争创南通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目前,开沙岛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岛内旅游服务从业者超过90%为本村村民,村营收入超千万。
服务民生,是基层党建的重要着力点。作为通州区产业强村,五接镇天后宫村利用“红堡垒 汇服务”党建品牌,创新党建工作载体,融合多方力量,形成“村企民共建”的党建引领格局。将基层党建与服务民生相结合,拓展服务功能,在“细、小、实”上下功夫,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带领企业、群众共同奋进、共享发展。
五接镇李港村则发挥“三水巷”红管家党建品牌的作用,针对治理基础弱、居民服务需求多元化等安置小区治理难题,改革创新、靶向施策,村党总支与党建联盟成员组成“三水巷”红管家队伍,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在长江之畔的五接镇,一座座矗立乡间的“红色堡垒”,汇聚起磅礴的“红色精神”,成为扮靓南通“滨江城市客厅”的“源头活水”,更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红色动能”!